• <cite id="syceu"></cite>
  • <small id="syceu"></small><abbr id="syceu"><table id="syceu"></table></abbr>
  • <abbr id="syceu"><button id="syceu"></button></abbr>
  • www.ymmtgmh.com — 中國知名的頂級女性時尚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服飾 >

    愛說大實話的服裝設計師張達,和我們聊了聊他對衣服和人的看法

    來源:摩登時尚網(www.ymmtgmh.com)時間:2017-10-23 09:26作者:摩登中國網熱度:手機閱讀>>

    張達穿著一身黑色裝束,黑色眼鏡,衛衣上印著 spirit of freedom。他聲音帶點北方口音,談起某個觀點的時候,會在中途習慣性地跳出來從另一個角度否定自己。

    這位服裝設計師剛剛在上海時裝周新平臺諸色會結束自己品牌沒邊(Boundless)的展示秀。 秀場的主題有點非常規:“連體人究竟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整個系列從這個問題出發,展示兩件球衣疊套、多領、多袖、裙子和褲子的疊穿等設計,超越傳統服裝定義的上衣和下裝。

    這不算傳統意義上的走秀,更像是一場行為藝術表演,戲劇效果大于衣服本身的展示。開場,屏幕上播放著看似無意義的黑白短片,身著黑衣的素人模特在舞臺上做出古怪的動作,趴在鏡子上與“自己”合體,在地上打滾,頭套著黑色的塑料袋......

     

     

     

     

     

     

    2005 年張達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平行”(Parallel),開始做自己的品牌“沒邊”(Boundless),在這期間,曾擔任愛馬仕旗下品牌“上下”的設計師。他 1990 年從西北紡織學院畢業,隨后在西北紡織學院 VVOB 中心跟隨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服裝系老師學習,1998 年在羅馬 SARLI 高級時裝公司實習。1999 年到 2002 年在上海逸飛服飾有限公司工作,這也是張達自認為學到最多東西的時候,了解了整個服裝制作過程。

    我們和張達聊了聊“日用”、設計的扁平化、中國獨立設計師的身份認同和他對服裝的理解。

    在訪問中,我們也加上了這位建筑師和張達的對話。

    Z:張達

    Q:扎氣球的表演和戴著黑色面膜的模特讓人有點壓迫,衣服設計上又有很鮮亮的顏色,整場秀想表達什么呢?

    黑色代表比較壓迫感的東西,甚至有點攻擊性。你可以看到黑色從前到后漸漸消退,最后只有面膜那里剩了一點。

    它的反面可能就是粉彩的格子,這種比較甜俗的東西。之間確實是有矛盾的。扎那個東西,我也希望兩個反差比較大。女孩看起來比較平靜,穿的也是中式和日式混合的東西,但突然會做出你完全意想不到的舉動,就是很暴力。

    現在的社交媒體把復雜性和豐富性抹平了,比如 140 個字讓你說清楚一個事情,或者有時候會問你用一句話概括什么什么,當然有時候可以概括,有時候沒辦法概括。這些方式都是把復雜的東西,豐富的東西扁平化。所以現在很多人想事情比較蠢比較傻,沒有這種深入的想法。

    Z:扁平化,你可能比他想的深一步你會覺得這是個問題,但如果 90% 的人覺得不是問題就不是問題,雖然那個東西確實是有問題的。但是要從哪個角度看。比方說我們工作室收到的簡歷,都是一個字都沒有,一個簡歷附一個照片就來了。那些人覺得沒問題,發給同齡人也覺得沒問題,就不存在不禮貌的問題。

    Z:我覺得求職信是個問題,你來面試,什么也不寫,就附個簡歷,就像我還沒自我介紹呢就跟你說我要什么東西。中國人開店,一個人走進來看東西,走之前一句話也沒說,店主和客人都不覺得有問題,但在西方進去,也不跟人點個頭打個招呼,走之前也不跟人再見的話,人家就會覺得你很粗魯,所以看你在哪個環境生活。

    Z:哪兒那么多憤怒,想這些東西都挺固化的。哪個事兒要憤怒什么的,哪有時間操這個閑心。

    看怎么來說中國設計,有很多人在談,并用不同的例子來探討。如果從表面上來看,其實我是不太能形容的,不管是抽象的還是具象的方式。過去呈現的東西都沒有令人滿意的,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如果是那種類型的中國設計,我也沒有興趣去看。

    當然也會有,因為現在更多人強調個人的獨特性,而不是在一個特定文化背景下來說。這也沒有問題,是個人選擇的問題,你是從個人角度表達個人的獨特性,還是從文化角度同時表達個人和區域文化的特點,都可以。

    大家都覺得很受用(國際化)這個詞,因為感覺我們好像和世界一樣了。但這個心態本身是你處于劣勢狀態才會想到的一句話,你要是事情的開端者的話根本不用去想這事兒了。差了一大截子,你才很高興自己趕上了。你還是趕人家呢,所以沒有自己的方向。你和別人的方向是一樣的,這有什么個性可言呢?

    這個是我的觀點。

     

    沒邊,2016AW

     

    Z:幾年前就有了計劃,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做出來。原因是自己喜歡這一類的東西,所以也愿意做這個東西。當然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這種類型的產品。

    你要做出一個外形、幅度和傳統的(衣服)特別不一樣的話,別人是肯定看不出太大問題的。你說我就把它改成這樣的,那別人也沒辦法。

    Q:沒邊和日用在商業上的計劃和打算是什么?

    服裝就是商品,除了它有文化屬性和設計上的價值之外,它有商業屬性,你是要操心它賣的(怎么樣)。目前日用系列的銷售只放在網上賣。

    Z:我希望它能更多在網上銷售,而不是實體店。因為這種衣服覆蓋面大,更適合網上銷售。你知道它的尺寸合不合適之后就可以在網上買。不需要試。

    Z:不需要,體驗性你買回去體驗就行了。穿了一年之后知道好壞,好繼續買,不好就停止買。不需要那種商店裝修氣氛的體驗和服務體驗。

    Z:現在也挺中庸的。就是它沒有真正實質性的突破。

    它(日用)和中庸沒有關系。我實驗性設計那部分和中庸有關系。但中庸并不是一個壞詞,很多人并不懂國學,我也不懂,中庸基本上被說成一個壞詞,因為大家都接受西方價值觀,中庸是一個平庸無能的想法,但其實是一個挺有智慧的詞。所以這個只能說大家無知吧。接受西方的東西又吃不透,自己國學和中國傳統好的東西也沒有了解。

    Z:我不認為中庸是一個壞詞,我只是說我做的東西比較平庸,當然我也用了中庸這個詞,也是習慣性,也逃不出那種樣子。

     

    沒邊,2017SS

     

    Z:商業的東西更重要。

    Z:變化不算那么大。當然有前后兩個階段會有變化。

    接下來我做的東西,波譜味兒比較濃重。當然我用這個詞也不太準確,我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一下。

    Q:如果回顧一下,您商業上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Q:最近有沒有新的東西讓你產生新的想法?

    我覺得這個人不錯,有腦子。一個是知識結構是跨越性的,還有他對事情的理解沒有那么多…...我不能說是主觀的,因為每個人認識世界都是主觀的,但是他比很多人少了一些躁,或者戾氣,其他人有很多,像陳丹青那種,沒有太大意思。雖然有見解,但總的來講看事情沒有那么....阿城就是他的悲和憤怒沒有那么強烈,所以他不掩蓋對事情客觀的看法。就是看東西比較透。當然不能說很透,沒有人能完全看透。但他比大多數人,確實更智慧。

    Z:有,但如果在這說有點班門弄斧。

    Z:我自己也有建筑師朋友,有一些了解,但是很皮毛。我喜歡建筑,喜歡看,但不喜歡施工那一部分,所以了解很少。

    建筑師因為他涉及到的領域很多,包括社會資源、權力之間的聯系,非常廣。所以他們不得不去思考,或者本身就有興趣思考。從他們身上我確實學到很多東西。至于這些東西在我產品里有多少轉化,我也不敢說。

    我關心建筑師怎么去看空間,建筑在建筑地周圍處于一個怎樣的角色,還有就是建筑本身內在的尺寸對人有多少影響。但我也沒有能力在服裝上把它轉化的很好,但是我確實很有興趣。

    我覺得東方的布料和人體結合的方式更妙一點,就是它不是做成一個固化的形,像一個殼一樣套在身上,和身體之間有一個契合。當然這也是一種思考方法,但我覺得材質本身以及其重量根據身體原本的形狀做一個造型,是一個更高級的做法。

     

    服飾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