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有三寶,防曬傘,太陽鏡,防曬產品。前兩寶大家都很清楚明白,選購的時候也沒有太多的考慮。可是防曬產品,市場上卻是五花八門的。有防曬霜,防曬噴霧,防曬乳。
TIPS:物理防曬不與身體發生反應,對皮膚負擔比較小。缺點就是粒子比較大,在皮膚上比較厚重,顯得泛白。
針對不同的原理,究竟哪種防曬更加適合自己呢?防曬品主要是依據各人的皮膚狀態和場合以及喜好來確定。膚色不同對陽光的抵御力就不同,膚色白的人應選擇SPF值相對較高的產品。
在海邊水泥地等陽光折射率高的場所或要長時間暴露于陽光之下可選SPF30的產品;一般情況下在SPF8-15間選擇就可以了。如果做運動或游泳因出汗或水流會沖掉皮膚上的防曬品,在這樣的場合就應選擇具有防水能力的防曬品了。按照亞洲人的習慣,涂在面部的防曬霜選擇SPF9~11就足夠了。指數再高些雖更有利于防曬,但多余的化妝品堆積 反而堵塞毛孔,阻斷皮膚與外界的通道,影響自身的新陳代謝,易誘發痤瘡及皮炎。
另一種分辨方式,當然是看成分了。物理防曬劑主要是二氧化鈦(TiO2)、氧化鋅(ZnO);化學防曬劑比較難記,最常見的是歐萊雅集團專利的 Mexo-rylXL全波長紫外線隔離系統。如果記這些化學名詞太煩,還可以去“揣摩”產品說明書———通常物理防曬劑被描述為紫外線“防護屏”、“反射劑”、“光隔離成分”等,化學防曬劑則被描述為紫外線“吸收劑 ”、“過濾器”、“光線濾除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