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化部2016年監測統計數據,上半年我國網絡動漫市場規模就達到 70.3 億元,同比增長 77.1%。這一年,我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達到了2.7 億人,在國家的政策聯動支持下,二次元動漫類IP逐步成為多元產業鏈的優質資源的中流砥柱,使國漫輸出能力得到極大的增強。
國漫創作“井噴” 食草系番劇霸氣現身
已進軍國外的繪夢動畫打造了《我叫白小飛》、《中國驚奇先生》、《狐妖小紅娘》等動畫作品,若森數字作為綜合文娛公司作品有原創3D動畫《畫江湖》系列、《不良人》,可謂兩方幾乎瓜分了國內的動漫市場占比。
但在產出量出現“井噴”的情況下,動畫作品質量也是參差不齊。
受國外動畫尤其日漫的先入為主影響,國漫后來者的跟進與努力顯得勵志卻也笨拙了許多,動漫作為文化產業,傳播上都要以健康以及綠色的價值觀為基礎,目前國漫求快不求優的表現值得深思。
粗俗暴力、成人向特征明顯的趨勢下,《神明之胄》動畫的面世反倒讓眾人耳目一新。強調是“食草系動漫”,不止畫風清新脫俗,劇情進展也綠色健康不低級,面向受眾層廣泛,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人群去觀看,還引來了三次元歌手大張偉為其獻唱主題曲《熱血燃》。
作為制作方,愛奇藝動漫創投事業部制片人李輝曾在采訪中說:“一部真正優秀的、好看的動漫,一定要有一個“立得住”的價值觀,漫威出品的那些動漫,都是有英雄主義價值觀的,正義要戰勝邪惡。拋卻那些絢麗的外殼,一部作品最根本的就是有好的價值觀,這樣它才能立得住。”
相比于大多數虛擬架空于現實和歷史的動漫來講,《神明之胄》建立于華夏文明的基礎,以原始民族、圖騰部落等元素為背景,趣味呈現遠古文化給觀眾,通過這部作品去了解先民文化的精髓也豐富了我們的價值觀,這無疑是《神明之胄》對華夏文化的一次轟轟烈烈的表白行動,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安利與被安利呢?
口碑爆棚 骨灰級粉絲熱衷追捧
隨著《神明之胄》第一季首播破億的開始,第二季回歸伊始便受到粉絲的熱烈歡呼,在愛奇藝動畫播放頁不斷有彈幕加入,表示歡呼。并且上線當日播放沖破千萬,榮登百度搜索風云榜TOP6,并多次登頂微博話題榜右側,動漫榜第一的位置。微博亞洲動漫專題榜第3 ,新媒體熱議度直線上升。
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3400萬,堪稱動漫中的食草系,食草系中的戰斗機,不禁讓眾人對國漫的新勢力充滿信心。
IP+游戲+動漫產業鏈捆綁 英雄養成看神明
動漫產業鏈急劇擴張的形勢下,以《數碼寶貝》《神奇寶貝》《游戲王》等為代表的手游與動漫捆綁擴散,做到了圈粉無數。不僅推出了掌機游戲、挾帶機游戲、家用機游戲、頁游、手游卡牌游戲等多樣形式,配合上動畫多季延續,病毒式傳播其影響力。
同時此類動畫大多是寵物戰爭類,不可厚非與人物角色并肩前進的關鍵存在就是他們各自的靈獸了。諸如《數碼寶貝》中,游戲周邊產品有武器靈獸的道具,動畫中除了人物的手辦類周邊,更多的就是他們各自的靈獸周邊廣得人心了,像亞古獸、天使獸、鋼鐵暴龍獸等等。
《神明之胄》主人公以及他的伙伴們一開始都是小白,通過層層磨煉并找尋到與自己的心靈相通靈獸,加以融合才會晉級圖騰戰士。某種程度上靈獸的存在感不亞于主角人物。
照此看來,《神明之胄》中的靈獸魚、九夜的噬魂獸等后續在周邊產品上就有了很大的用武之地。本身就有優秀漫畫IP為基礎,據說第二季網絡更新完結后,愛奇藝還將在《神明之胄》動漫產業鏈相關方向進行探索,從IP多維度拓展《神明之胄》IP的延伸價值,立志做一個動漫產業中的精品,激發其更多內在價值。
“英雄養成”的漫漫征程還在繼續,圖騰英雄、戰士塔,守護的大義貫穿始終。如今國漫行業的發展,固然需要高品質作品的引領,愛奇藝以《神明之胄》牽頭開辟出這條新路程,為我們的轉折開了一個好頭,正義的能量還依舊需要我們一步步實踐傳播,未來,或許挑戰還有很多,但光明或許也距離我們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