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黛麗•赫本說:“當我戴上絲巾時,從沒有那樣明確地感受到我是一個女人,一個美麗的女人。”
一提到絲巾,恐怕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愛馬仕 (Hermès)。雖然價格比不上鉑金包、凱莉包“壕氣”,但動輒上千的Carré(法語中意為“正方形”)系列絲巾,也屬于絲巾界的“一姐”了。
到底是一條什么樣的絲巾,值得普通白領乖乖奉上每月三分之一的薪水?
各路名人集體來“開光”
眾所周知,愛馬仕以為皇室供應馬具而聞名,怎么突然就開始設計絲巾了?
上世紀30年代,愛馬仕家族的第三代傳人埃米爾·愛馬仕在街上閑逛時,被軍人用的手帕所吸引,驚呼鐵漢竟然也有如此柔情之小物!找到靈感的他,開始決定用騎馬衫的絲綢來制作方巾。
這么多年積累沉淀,想必推出了不少經典款吧?很遺憾,如果你去柜臺挑選,指名要“經典款”,導購會說:我們沒有經典款,只有經典Size,愛馬仕每季會根據不同主題,推出相同圖案不同顏色的絲巾。
所以千萬別故作內行跑到店里,對導購們說:“我要最經典的那一條。”
她們口中的經典Size,正是被時尚Icon們“開光”最多的90cm*90cm方巾,目前國內專柜售價3400元。
1955年,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利用它來固定受傷骨折的胳膊,堪稱史上最牛X的絲巾“廣告”。
除了摩納哥王妃,待機時間即將跨世紀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也是愛馬仕絲巾的忠實粉絲。女王很專一,從30多歲到90歲,中意的愛馬仕絲巾都是同一尺寸—90cm*90cm。
說完英女王,還有她的孫媳婦凱特王妃,也是愛馬仕絲巾的同好,看來這要成為英國王室的傳統了。
除了經典尺寸,愛馬仕方巾系列還有140cm*140cm,70cm*70cm,45cm*45cm三種尺寸(另一類是長條的Twilly絲帶系列,今天不講)。但為什么偏偏是90*90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除了歷史上第一張愛馬仕絲巾的尺寸就是90cm*90cm,它的特殊之處在于——多采用斜紋編織法,表面上進行過一道獨特工藝處理,像是覆蓋了一層膜。
▲放大看,表面有斜紋路
所以,觸摸手感上,它比其他尺寸的方巾稍微硬一些,不易起褶,立體感強,因此打結方法也千變萬化,便于大家自由發揮。
俄羅斯名媛Miroslava Duma喜歡把90cm*90cm的方巾當頭巾,一會纏成加勒比海盜,一會秒變時髦農家女。
凱特布蘭切特在《卡羅爾》和《飛行家》中,用經典尺寸的愛馬仕絲巾混搭貂皮大衣、藍色套裝,高度還原了50、60年代中產階級推崇的高雅簡潔風格。
卡梅隆迪亞茲在《我最好朋友的婚禮》中簡單打結的愛馬仕絲巾,以及《緋聞女孩》里Queen S的母后系在脖間的,都是標準的90*90。
除了90cm*90cm的經典尺寸,其它尺寸的絲巾由于相對柔軟,更加適合隨意搭在脖頸間,或者當做披肩。
這款被名媛奧利維亞·巴勒莫當成大披肩的愛馬仕絲巾,目測是140cm*140cm的方巾。這個尺寸目前有天然蠶絲、羊絨混絲、以及適合夏天的薄絲三種面料,國內專柜售價6000-9000元不等。
由于面積夠大,柔軟貼身,垂墜感強,時尚博主還會別出心裁地把140cm*140cm的它改造成轟炸眼球的“上衣”。
70cm*70cm和45cm*45cm作為身材最嬌小的兩位成員,價格也最為實惠(45cm國內專柜售價1600元)。
75cm的可以打出俏皮可愛的紅領巾結。
這兩款都還有一個用途:綁在手提包上,作裝飾用途。
綁法也有好幾種:纏柄、系蝴蝶結、或讓它自然纏繞垂墜。
從設計到制作完成,耗時長達一年半
每年,愛馬仕會和成衣一樣,發布春夏和秋冬兩個系列的絲巾,每個系列中有一部分是全新的圖案設計,一部分是過去經典圖案的重新配色。
絲綢技術創意指導每年會面試約100位“潛力股”藝術家,并從中選出50位設計師,負責新一季的絲巾設計,并在開始銷售后向他們支付版稅。說明就算你的作品被愛馬仕挑中了,也有1/2的可能被刷掉!
對于藝術家的創作,愛馬仕不會橫加干涉,甚至會支付旅費讓藝術家滿世界旅行,讓他們在猛獸出沒的非洲,奇幻濕熱的亞馬遜雨林等地找靈感。對于設計,他們只有一個要求:No sex,No blood(不要性感和血腥)。
【夢幻印度】
140cm*140cm
【歡樂羽翼】
▲放大觀看精美細節
從1937年到2016年,愛馬仕累計設計了超過2000款絲巾(并非所有都投入生產)。但比起這個數字更驚人的是,他們仍然堅持手工作業!
得到藝術家的設計稿后,工匠們需要先確定配色。配色怎么配呢?
首先是辨認設計稿上有多少種顏色,然后從自家多達75000種色彩的色彩庫里對比提取。如果沒有最接近設計稿的配色,還得重新調制,確保藍得跟畫家筆下的藍一模一樣,紅得跟畫家筆下的紅一樣純正。
又有人問了,這75000多種色彩從何而來?要知道,愛馬仕絲巾之所以色彩靚麗,秘密就在于人家的染色原料和配方。
他們會派人去印度、墨西哥等世界各地,尋找“腦洞大開”的原料,包括植物根莖、特定礦石等等,將它們研制成粉末,混合水加熱,然后按照比例進行調配。調配比例不同,導致同一色彩都千差萬別,血漿紅、櫻桃紅、醋栗紅……75000種色彩,就是愛馬仕橫掃絲巾界的“秘密武器”。
配色完成后,制版師再一筆筆地將藝術家的圖稿描繪下來,開始制版。
由于一張設計稿上有多種色彩,每一種顏色,都需要單獨制版,以此精確地表現細節。而所有色彩制版完成,至少需要約600—700小時……
接下來,進入相當考驗功力的上色階段。由于每條愛馬仕絲巾包含30-45種色彩,而每一種色彩印染后,需要1個小時或1個月不等的時間來晾干,之后才能印染第二種顏色。
等到幾十種色彩都染完,你算算,得多久?
上色完成,經過人工裁邊、清洗、蒸焗、晾干等程序后,再進行最后一道程序——手工卷邊,每條耗時約45分鐘,平均每個工匠每天能完成7條。
除了耗時耗力,他們選擇面料也相當苛刻——是一種來自巴西特殊蝴蝶的蠶繭,制成的天然真絲。
一張方巾,需要多少天然真絲?蝴蝶產出的300只卵,變為蠶后吐絲成為蠶繭,一顆蠶繭可以抽出1500米的蠶絲,而300個蠶繭,可以制成450公里的絲線,恰好能夠織出一張經典尺寸的方巾。
也許正是如此肯下血本,這張售價四位數的絲巾,才不會像幾百甚至幾十塊的絲巾那般輕飄飄,毫無質感。
看到這里,是不是突然覺得,光鮮亮麗地陳設在櫥窗、玻璃柜臺里的愛馬仕絲巾,也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很多事物,都不能單純地用價格去衡量;所有外表美麗光鮮的事物,也并非都膚淺空洞無內涵。這條充滿傳奇色彩的絲巾,大概想要告訴我們的無非也是這個道理。
自然、藝術和匠人之心,就這樣被凝結在一米見方的絲巾中。下次有人再驚嘆它“貴”和“不值”時,看過這篇推送的你,想必內心中早有自己的判斷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