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屆奧斯卡頒獎禮上,Lady Gaga現場演唱了關于校園性暴力的紀錄片《獵場》主題曲“Till it Happens to you”,以此來呼吁大家攜手共同抵制性侵。
▲Gaga坐在白色的鋼琴旁投入的唱著這首歌,現場非常安靜,只有歌聲響徹在全場。
▲Gaga演唱時十分動用,好幾次都哽咽了。
▲唱到一半,曾經遭受過性侵的52名志愿者上臺和Gaga手挽手共同演繹了這首震撼人心的歌曲。
▲志愿者的手臂上寫著“這不是你的錯”,“我們相信你”,“堅不可摧”等字,也使人們反思在社會遇到過此類威脅的人們應該以一個怎樣的態度去面對。
Gaga動情的唱出了受害者的心聲。
“你告訴我一切都會好起來,會好起來; 你說只要我振作起來,我就會變好;它沒有發生在你的身上,你不會知道那種感覺;它沒有發生在你的身上,你不會感受過這種真實的痛苦; 因為當你跌倒你要爬起來,你要爬起來繼續走下去”。
《Till it Happens to you》的歌詞一直縈繞在耳邊,在場的嘉賓和觀眾也深受感動,全場起立鼓掌。
▲也許有人會好奇為什么Gaga姐在演唱的時候會如此投入與動情?那是因為她也曾經經歷過一段無法言說的痛苦。
Gaga自稱19歲那年被一位正跟自己合作的音樂制作人強奸的,Gaga說:“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的生活,這件事徹底改變了曾經的那個我。我總會覺得可能跟我那時散發出的感覺有關系,所以那時覺得可能是我的問題。”
為了走出痛苦,Gaga開始接受了一系列的生理、心理以及情緒上的治療。此時的她已經走出了曾經的陰影,甚至在公眾面前替那些受過性侵的人發聲,共同抵制那些施暴的人。
Gaga此次演唱的歌曲是紀錄片《狩獵場》的主題曲,這部紀錄片有一些真人采訪真實地戳中著if姐的淚點。
根據調查,僅2012年全美就發生了5千起校園性侵案件,然而不少學校管理者卻對這類犯罪保持沉默。(當然if姐相信,這不僅僅是美國才會發生的事件。)
▲奧巴馬也為她們發言。
有很多女性都曾遭受過陰影,被性侵,被家暴,被校園暴力,當我們在面對暴力時,大多時候第一反應是逃避而不是反抗。特別是女性,竟然會莫名出現愧疚感!if姐只想對所有正遭受暴力對待的女性說:“你沒有錯!”
▼9歲遭性侵,14歲生子
她卻成為全美脫口秀女王
在美國,奧普拉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女人之一。她主持的訪談節目傾倒了數以百萬計的觀眾,而她自己充滿坎坷的奮斗史更給生活中遭遇挫折的美國婦女以巨大的信心和希望。
▲1954年1月29日,小溫弗莉出生在密西西比的小鎮科修斯科,她的姑媽是一個半文盲,憑借其對圣經的一知半解為小溫弗莉起名Orpah,這是舊約圣經“路得記”里一個卑微女人的名字。因為后來發現她的出生卡片上有一個拼寫的錯誤,Orpah變成了Oprah。
6歲時,小溫弗莉搬到母親居住的密爾沃基,9歲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她被堂兄侮辱強奸,還有好幾個親戚也虐待她。
14歲時她曾生下過一個孩子,但是孩子出生后不久便死了。
這段經歷讓她痛苦不已,一直到80年代中期她在自己的節目中吐露心聲,“我幾乎被毀掉了,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告訴自己已經治愈了,但是沒有”,“我心里覺得特別羞恥,我在無意識中老是為那些男人的行為責備自己。”
直到14歲,父親和繼母的出現才徹底改變的奧普拉的人生。她開始學習識字,父親的嚴格教育挽救了她。她說“父親救了我的命,如果不是他當年對我的嚴格要求,我現在恐怕就是一個身后拖拉一群孩子的家庭主婦了。”
也許只有因為經歷過痛苦,所以才對別人的酸甜苦辣更加感同身受,也更具有洞悉力。奧普拉做節目從來不做準備,她說:“我只是坐著和人聊天。”在她看來,與別人溝通的最好辦法是去了解他們,傾聽他們的故事。
很多人都在想為何奧普拉能在白人男性為主的新聞領域獲得如此的成功。
很多女性粉絲表示追隨奧普拉是因為她的經歷讓很多女性走出絕望。“在我眼中,她跟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當她與我交流時,我感到她就如我的個好朋友。”36歲的銷售代表謝麗爾·皮爾斯對記者道,自從她做了子宮切除手術后,整個人都陷入了悲哀絕望,生活仿佛變成了灰色,是奧普拉從前的節目和演講才使她從沮喪中徹底恢復過來。
▼成為露絲之前的凱特
曾因校園暴力而抑郁
最近大家一直在為凱特-溫斯萊特與小李子的幾十年友誼而感概。其實這個今日的奧斯卡影后年幼時也遭受過不為人知的暴力事件。
▲1975年,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出生于英國伯克郡一個演藝世家,其父母、叔叔、外祖父母都是職業演員,由于家庭的熏陶,使凱特自幼迷戀表演。5歲時,凱特便以兒童演員身份參演了舞臺劇《處女瑪利亞》。
▲然而童星出身的她也沒逃過校園暴力。她說:“那時我胖墩墩的,總穿著不合尺碼的鞋子、頭發也亂七八糟。有一個女孩總是欺負我。”由于擔心被報復,溫斯萊特沒敢把這件事說出來。也因此在學校時她一直很自卑,變的非常內向,總會覺得自己不值得。
▲幸運的是,她碰它了一位值得信賴的老師。也正因為這位老師,她大膽的坦露了自己受欺負的經歷。在老師的鼓勵下她變的越來越自信。
有一天她發現曾經欺負她的女孩在百貨店里賣化妝品,于是走上前對那個女孩說:“我要謝謝你以前曾對我做過的缺德事,那讓我更堅強。”
后來凱特在采訪中也說道:“在受欺凌時,一定要主動的尋求幫助”。
▼被父親家暴,一度精神崩潰
經歷人生低谷,她還能回來嗎?
記得第一次聽到《心動》這首歌就愛上了林曉培的聲音,后來才知道,原來她的經歷如此坎坷。
林曉培小時候父母就離異了,父親經常家暴。她說:“我來自單親家庭,父親家暴,花了很多時間在調整原生家庭帶來的狀態,我認為,我不適合生育小孩。”她更表示:“我對男生的不安全感,來自我父親。”
“人性的背后藏著獸性,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發作。”這是童年陰影給林曉培的想法,她說:“所以我不結婚也是因為這樣。”
1995年,林曉培從日本回到臺灣,在朋友介紹下到一家鋼琴酒吧當服務生。后來離職去日本,又因為急需賺學費,經友人介紹開始在酒店陪酒。
▲她的哥哥在23歲時被醫生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癥。家庭的壓力全部壓在林曉培身上。林曉培曾哽咽說:“我怕他有天會忘記我,每次來都會送他專輯,唱給他聽。”
▲如此復雜的經歷對林曉培的性格影響十分大。2004年林曉培患上了躁郁癥,同年因酒駕撞死鄰居。雖然之后獲得死者家人的原諒,但林曉培徹底崩潰了,數次在死者靈堂前痛哭。
幾年之后林曉培慢慢恢復,兒時的家暴、生活的壓力、強大的自責...所有的這一切足以壓垮一個人。只希望林曉培能真正徹底走出來。
最后if姐想說:當然,我們也希望這個世界不要有暴力的存在,可如果你不幸遭受過暴力對待,那就一定要勇敢走出來!同時相信自己:那不是你的錯!朱利安-羅素曾經有句話:“生命總是充滿奧秘,有的會讓你歡笑,有的讓你流淚。每次跌倒了,就再站起來,從對過去的失望走到對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