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下快門,1/3秒。而背后的過程,千山萬水。一輯時裝大片讓人感動的不是某個畫面,而是這幅看不透道不盡的大背景,仿佛整個東西世界濃縮在鏡頭后。
巴黎,是一個這樣的地方,吸引并孕育來自全世界的文藝工作者慕名前來浪游旅居,從19世紀開始到今天稍稍冷清的經濟下,高漲熱情從未停止。 當然,它也是此次2016ss季候風形象大片的拍攝地點。
Rue Boissiere
巴黎共有 20個區,最能代表并最有 The World At Large ( 世界主義精神)的就是巴黎的 16th arrondissement - 16區,這同時是一個Jet Set Society之區。在16區, 是巴黎中產階級的文藝區,擁有最集中的博物館與藝術館。
在Place du Tracadero和Place l'lena 之間,季候風的拍攝地點就是Rue Boissiere。Rue Boissiere承載了歐洲文藝復興的歷史,Le centre de Russie 蘇聯文化中心位于這條路中段,靠近雨果廣場。
△ Rue Boissiere街景
△ SEASON WIND2016春夏大片拍攝現場
Place Marlene Dietrich
Lili Marlene Marlene Dietrich - The Best Of Marlene Dietrich
在按下快門的正前方,正是著名的“瑪琳·黛德麗廣場”,分別建于首都巴黎與柏林,以紀念女明星瑪琳·黛德麗。1997年,柏林市動物園城區將新建的波茨坦廣場,以及凱悅酒店和歌劇院及賭場間的區域命名為“瑪琳·黛德麗廣場”,紀念詞寫道:“柏林的世界電影與音樂明星,為了自由與民主,為了柏林與德國”。
△ 巴黎瑪琳·黛德麗紀念廣場
△ SEASON WIND2016春夏大片在此拍攝
瑪琳·黛德麗(Marlene Dietrich)是一位傳奇女星,她被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9名。黛德麗生于德國,在戰爭時期投奔美國,并投入盟軍支援隊伍。二戰期間她曾拒絕回德國表演,并跟隨多位導演包含亞弗列·希區考克、恩斯特·劉別謙、奧森·威爾士與比利·懷德合作。她曾經演唱過的英文版《莉莉瑪蓮》則成為了二戰中美、德雙方士兵的最喜愛的歌曲。
△ 艷驚四座的Marlene Dietrich
1960年在歐洲巡回演出中,她再次回到家鄉柏林,和波蘭、俄國或以色列不同的是,在這里迎接她的不只是觀眾,還有敵視她的媒體,他們視她為“叛國者”,甚至對她進行炸彈恐嚇。1979年的電影《漂亮的小白臉,可憐的小白臉》(Schöner Gigolo,armer Gigolo)是她最后一次現身熒幕。此后,瑪琳·黛德麗完全離開公眾的視線,一直居住在巴黎蒙田大街的公寓中。
Musee Galleria
與瑪琳·黛德麗的蒙田大街故居幾街之隔之西,是同樣傳奇的Musee Galleria -時裝博物館。19世紀末,著名慈善家、歐洲名媛加利拉公爵夫人為了向世人展覽她的藝術收藏品,建造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加利耶拉公爵夫人宮(Palais Galliera)”。
△ Musee Galleria-時裝博物館
1977年起此處成為殿堂級的時裝博物館,以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風格建造,巨大的玻璃拱窗和外墻的柱廊設計氣派非凡,而宮殿的支撐架更出自鐵塔之父居斯塔夫·艾菲爾之手。
△ Musee Galleria一角
時裝博物館珍藏分為9個主題的超過9萬件作品:18、19世紀、20世紀初、末期的服裝、高級定制服 、內衣、配件飾品、時裝片影集和與時裝有關的藝術作品(服飾設計草圖、廣告海報等等)。與其它博物館不同的是這里沒有固定展覽,而大多數珍藏品平時我們看不到,只在每年兩個大型展覽才會展出部分館藏。因此,博物館辦每次的展會都是巴黎時尚圈的頭條大事,不可錯過!對于法國人,時尚就是一種藝術形式,時尚與藝術永恒共生。而這一次,SEASON WIND的團隊能進入Musee Galleria拍攝,絕對是博物館首次對中國品牌開放,是破天荒的一次,也是短暫一刻我們能與時裝歷史與榮耀共存的殊榮。
△ SEASON WIND2016春夏大片拍攝現場
我們帶著世界主義精神游走不同的城市,體驗愛,感受不同文化與美學之間的驚喜碰撞與奇妙萬象。巴黎是個天生的藝術時尚都會,帶著與生俱來的優雅、浪漫、文藝和沉甸甸的歷史不同于任何一個城市。
《ELLE》四月下 SEASON WIND 別冊會告訴你關于這個城市更多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