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擁有大量粉絲的偶像和電影,兩者的結(jié)合是相互助力,還是相互排斥?
籌備多年的好萊塢科幻片《星球大戰(zhàn)7:原力覺醒》在去年12月18日北美上映后,很快鎖定成為銀河系最賣座影片,持續(xù)三周占據(jù)票房榜首位,打破全球權(quán)威票房網(wǎng)站BoxOfficeMojo官方紀錄多達40個,包括美國國內(nèi)首映周末票房最高、全球首映周末票房最高等。
《好萊塢報道》稱,在不考慮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星球大戰(zhàn)7》僅僅用了20天就超越了《阿凡達》2009年上映后用7個月時間創(chuàng)造的7.605億美元的票房紀錄,躍居美國國內(nèi)票房榜的第一位。另外,該片在全球票房也突破了15億美元。
不過,相比2009年底到2010年初《阿凡達》在全球拿下了27.8億美元的票房成績,《星球大戰(zhàn)7》還有不小的差距。作為《星戰(zhàn)7》的出品方,迪士尼當然希望該片在全球第二大票倉——中國內(nèi)地市場上有出色表現(xiàn),能夠再度刷新歷史。
但有兩方面原因令一些人并不看好該片在中國的票房。一是因進口大片的配額限制原因,《星戰(zhàn)7》并沒有獲得在中國內(nèi)地同步上映的待遇,公映日期延遲至2016年1月9日。
二是中國普通觀眾對于“星戰(zhàn)”品牌認知并不多,“星戰(zhàn)”系列此前從未在中國大銀幕上放映過,還沒能培養(yǎng)出大量的核心受眾,這對于一部明顯粉絲向的電影來說絕不是什么好事。
或許是迪士尼也看到了這兩點致命的不足,令其在中國為該片進行了不遺余力的宣傳——例如邀請鹿晗擔任代言人,并制作了由他演唱的《星戰(zhàn)7》預告片MV。
目前這一舉動是否對票房有推動作用,仍待觀察。唯一能肯定的是,這一宣傳策略已經(jīng)引發(fā)了星戰(zhàn)粉和鹿晗粉的一些爭議。
在問答網(wǎng)站知乎上,“為什么《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會請鹿晗代言?”的問題下,獲贊最高的答案是:“很明顯,迪斯尼已經(jīng)陷入了原力的黑暗面”。
另外,還有知乎網(wǎng)友以鹿晗粉絲的留言來說明,這些粉絲并不了解“星戰(zhàn)”,也不會是觀影人群。
星戰(zhàn)系列并沒有七部.....
以及,光劍什么時候改名叫“棍”了.......
同樣,在電影類網(wǎng)站“時光網(wǎng)”上,這樣的爭議也隨處可見。
迪士尼邀請鹿晗代言并演唱主題曲并不算意外之舉,基于同樣的營銷思路,迪士尼在日本啟用了海賊王做代言,在韓國邀請了exo做代言。這些代言人的背后是巨大的粉絲群體,《星戰(zhàn)7》本身也是一部粉絲向電影,但擁有大量粉絲的偶像和同樣擁有眾多死忠粉的電影,兩者的結(jié)合是相互助力,還是相互排斥,目前從引發(fā)的諸多爭議來看,似乎結(jié)果傾向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