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奢侈品市場不景氣,頂級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在華已關閉3家門店,并已在烏魯木齊全部撤店。分析稱,奢侈品品牌將在1-2年內繼續出現關店潮,目前門店過百的品牌將出現更大調整。
▎撤離二線城市
據海外消息稱,LV近來陸續關閉在華門店。據了解,關閉的店面共有3家,包括烏魯木齊、廣州和哈爾濱。登錄路易威登中國官方網站可以發現,烏魯木齊已沒有店面,這也意味著路易威登已經撤出烏魯木齊。相關資料顯示,2008年9月,路易威登第一次正式登陸烏魯木齊。這家由巴黎總部的建筑部門精心打造、面積330平方米的店鋪曾經風光一時。
另一家位于廣州的路易威登麗柏店也已關閉。目前LV在廣州僅剩天河旗艦店一家店。此前,LV相關人士曾對此回應稱,關店只因合同期滿,品牌會將資源集中于廣州天河店。
此外,哈爾濱的兩家門店中,位于卓展購物中心的路易威登店仍在營業。但在路易威登中國官方網站的門店導航頁面上,位于哈爾濱麥凱樂總店的門店目前已不再顯示。
路易威登方面表示,他們的確關閉了上述3家門店,但將持續在中國投資,并與許多業主維持溝通,尋找開設專賣店的良好地點。
▎主因業績不佳
路易威登關店速度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恐將加速。業內人士表示,中國20%的路易威登店將在2016年中期前關閉,按這個速率,平均每個月會關閉一家門店。
在華關店已經成為奢侈品行業近兩年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和2015年路易威登關閉5家店;愛馬仕關閉1家店;巴寶莉關閉4家店;蔻馳關閉2家店;雨果博斯關閉7家店;巴黎世家關閉1家店;卡地亞關閉1家店。
除關店外,奢侈品牌也已開始轉變對華策略。《2014中國奢侈品報告》中提到,2014年奢侈品牌在大范圍縮減中國市場的市場預算。此外,非法虛報數據避稅、沒有契約精神等情況屢見不鮮。在人才方面,奢侈品牌大范圍減少高級管理人員成本支出。2014年,奢侈品牌中國區高級管理層人事變動在60%以上。
上述報告指出,中國奢侈品市場占全球奢侈品市場比重由2013年的13%下降到2014年的11%,中國消費者76%的奢侈品消費發生在境外。
▎將現關店潮
實際上,奢侈品牌對于電商平臺的發力在今年尤為明顯,曾經表示堅決不開設電商的品牌也紛紛線上開店。本月,香奈兒在美國正式開啟眼鏡產品線上銷售業務,正式進軍電商。卡地亞在線精品店也于本月上線。蔻馳也在今年9月回歸天貓,開啟電商渠道。LV的舉措在行業內將會普遍蔓延,未來1-2年會有更多奢侈品品牌在華關店,。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消費者仍會回流,但此前勢必先關更多店面。消費者回流需要具備很多條件,一是消除海內外價差;另一個是需提供網絡便利。她透露,第五大道曾訪問至少50位消費者,大部分人認為境內外價差在10%-20%是能夠接受的,不用承受機票和時間成本出國購物。同時,很多奢侈品品牌,尤其頂級品牌尚未開通網購,原因在于擔心影響消費體驗,但人們已經養成網購習慣。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