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e id="syceu"></cite>
  • <small id="syceu"></small><abbr id="syceu"><table id="syceu"></table></abbr>
  • <abbr id="syceu"><button id="syceu"></button></abbr>
  • www.ymmtgmh.com — 中國知名的頂級女性時尚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樂活 >

    無硅洗發水廣告滿天飛 是頭發問題的解藥還是重金堆砌的噱頭?

    來源:摩登時尚網(www.ymmtgmh.com)時間:2015-11-16 09:20作者:Tom熱度:手機閱讀>>

     

    日化公司必須不斷推出新產品,以吸引新客戶,維系老客戶。創新的“無硅”概念成為面臨激烈競爭的日化企業的一支救命稻草。

     

     

    “以前,我總是推薦客人用無硅洗發水。現在客人進門了會問,你們家的洗發水是無硅的嗎?”一位沙龍美發師向界面新聞記者說。

    隨著越來越多的日化品牌開始熱炒“無硅”概念,一批定位高端市場的無硅洗發產品從專業美發沙龍走上零售貨架,成為日化產業的新寵。寶潔的伊卡璐“零”感自然、潘婷臻致修護、環亞的滋源、歐萊雅透明質酸系列、漢高的絲蘊系列和聯合利華的清揚凈純,都以“無硅”為主要賣點。

    洗發護發用品中的硅(silicon)元素主要來自二甲硅油(Dimethicone),俗稱“硅靈”或“矽靈”。1950年代起,成本低廉、物理化學性質穩定的硅油,開始取代植物油、鯨蠟醇等成分,廣泛使用于隔離面霜和洗發香波等個人護理用品。

    1990年代末,無硅洗發產品開始在歐美市場大行其道。像20世紀很多流行的商品一樣,在無硅洗發水“西風東漸”的過程中,更多中國消費者最早接觸到的,是來自東鄰日本的形形色色的產品——Reveur、玉之肌(Tamanohada)、ARGELAN和Je l'aime等日系品牌,通過無孔不入的海淘代購,成為了朋友圈渠道的走俏貨。

    最早在中國市場大規模試水無硅洗發產品的,是拜爾斯道夫旗下的絲寶集團。2013年絲寶集團旗下品牌美濤推出了以無硅配方為特色的一系列洗發水新產品。之后看好這一市場的跨國日化公司們,爭先恐后地開發起無硅洗發產品。

    為了把無硅洗發水從專業沙龍賣到更多消費者的家庭中,品牌商們豪擲千金,開始了營銷大戰。從零售門店的貨架到電商平臺的網頁頭條,從五花八門的電視節目到林立的戶外廣告位,成為各品牌無硅洗發水寸土必爭的戰場。

    環亞集團旗下的品牌“滋源”,成為了無硅洗發水“燒錢賺吆喝”的縮影。滋源不僅大手筆地簽下韓國演員宋慧喬代言,還以超過8億元的衛視廣告費用領跑日化行業。根據電視廣告咨詢機構“視揚-廣告雷達”發布的調研結果,2015年上半年,滋源在央視和湖南衛視分別花費了4.09億元和3.9億元。滋源贊助的《虎媽貓爸》、《武媚娘傳奇》和《花千骨》等電視劇和《盜墓筆記》等網絡劇的熱播,則幫助這個新品牌在年輕觀眾中賺足了露出。

    與滋源類似,無硅洗發產品一般標榜含有氨基酸和諸如椰子油、小麥蛋白、馬油等天然動植物成分,“綠色”“健發”“不油膩”“無刺激”成為鋪天蓋地的廣告轟炸的重復出現的關鍵詞。

    消費者被廣而告知,由于硅油不溶于水,長期使用會導致在頭發上的硅油無法徹底洗凈,不斷覆蓋包裹毛發的外層,不僅導致頭發厚重失去彈性,甚至還會堵塞毛孔,引發頭皮發癢甚至脫發等后遺癥。

    而這無疑是越來越注重儀表的中國消費者的痛點。市場咨詢機構英敏特今年發布的《中國洗發護發報告》顯示,87%的受訪中國消費者受到不同程度的頭發頭皮問題困擾,頭屑、出油、發絲毛躁、脫發和發絲無光澤是中國消費者最擔憂的五大問題。

    而相較于平均水平,中國高收入者受到頭發頭皮問題困擾的比例更大——90%個人月收入一萬元以上的消費者表示擔憂頭皮狀況,這可能與社會精英忙碌而高壓力的生活方式不無關系。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并沒有證據可以證實“無硅”與“健康發質”之間的因果關系。

    知名的自媒體“美容大王和化學家”的專家作者Summer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洗發水中的硅含量很少,一般在1%以下。而大多數頭發頭皮問題主要由雄性荷爾蒙分泌較多導致,這受到環境、飲食和個人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影響。

    而且,在日化行業存活了近半個世紀的硅油也并非一無是處。小分子的硅油具有清潔作用,大分子則可以附著在頭發上,填補毛發鱗片之間的空隙,減少水分流失,造成順滑的觸感,以提升發質——也就是廣告中常說的“修復功能”,比較適合燙染后的受損發質。

    Summer解釋說:“洗發產品里有很多成分,根據不同的配比和組合,可以產生不同效果,這很難在成分表中體現出來。”將頭發頭皮問題僅僅歸咎于洗發護發產品中的硅,可能過于武斷。

    或許可以這么理解,無硅概念的大行其道,更像是大公司們的一種營銷策略。

    2014年,洗發水市場總額突破286.75億元。不過由于市場趨向飽和,洗發水在一到三線城市的滲透率幾乎達到100%,自2009年起洗發水零售增速持續放緩,由2011年的兩位數增長下降到2014年的3.5%。

    英敏特的調研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洗發護發用品的品牌忠誠非常低。57%的中國消費者會因為“可以滿足護發需求”而選擇嘗試新產品,僅有20%的用戶在過去6個月固定使用一個品牌的產品。美貌靚麗的網絡紅人與意見領袖的推薦,以及吸引人的科技元素,也是消費者輕易改換門庭的重要原因。

    消費者對解決頭皮問題的需求旺盛,加上行業內品牌的高流失率,迫使日化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以吸引新客戶,維系老客戶。加上洗發水零售市場發展不景氣,零售額增速不斷放緩,創新的“無硅”概念成為面臨激烈競爭的日化企業的一根救命稻草。

    在洗發護發市場中,海飛絲、潘婷、飄柔、清揚和沙宣五大品牌,占據總市場七成以上的份額。對于國產日化企業而言,新興的無硅細分市場也是進軍高端、品牌升級的契機。2015年,個人護理品牌雅麗潔推出了銀杏無硅油洗護套裝,而韓束也推出了索薇婭系列,希望可以在毛利率更高的無硅洗護細分市場分一杯羹。

    在上海的屈臣氏門店中,滋源和歐萊雅等品牌的無硅產品占據了洗發貨柜視線高度的黃金位置。與普通的洗發產品相比,無硅產品的售價要高出三成以上。一位導購員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售價100元左右的滋源系列產品是門店的暢銷貨。

    并非所有消費者都對無硅產品沒有疑慮。這位導購員表示:“有些消費者會反映,用無硅洗發水后,頭發感覺不如傳統含硅產品順滑。我們也會推薦他們護發素和發膜搭配使用。”

    對此,聯合利華、歐萊雅和寶潔等已經推出無硅洗發產品的大公司均婉拒置評。

    樂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