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的話題,是阿里巴巴的最敏感的詞匯之一,特別是眼年今年的雙十一就要到了。
今年5月,開云集團旗下多個奢侈品品牌在紐約對阿里巴巴提起訴訟,不到一年時間內開云集團第二次以同樣原因向阿里提出訴訟。開云集團旗下的奢侈品品牌包括Gucci(古馳)和圣羅蘭等。開云集團聲稱,2014年,在淘寶網上2,731家不同商店在一個月內就賣出了37,000個假冒的古馳手袋。(阿里巴巴的一位發言人反駁說,開云集團的投訴“毫無依據”。)
當福布斯在淘寶上用“古馳”這個關鍵詞進行商品搜索,并且把首選價格區間設置在低于300元(合50美元,遠低于古馳正品價格)之后,竟然出現30,000條搜索結果。第一頁搜索結果上有四款商品的賣家在網上聊天中證實,他們雇請工廠用原品設計生產這些商品。
在福布斯網站上刊登的一篇報道中,阿里巴巴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馬云在談到法國奢侈品集團開云起訴時,幾乎是從沙發上跳將起來,說“我寧可輸掉這場官司,寧可賠錢”,堅稱絕不可能與對方達成和解。“但我們會贏得尊嚴和尊重”。
對于古馳等品牌以及無數客戶而言,賣家或許是騙子。在馬云這里,打假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如果你只是簡簡單單地說聲‘把它拿下’,那么這對于那個人(賣家)而言是不公平的。我們也必須保護這些人,而不只是保護品牌企業。”
馬云還向福布斯表示,“古馳或任何其他品牌的手袋怎么能賣到這么貴?他建議奢侈品公司也必須反思自己的經營模式。
不過,阿里巴巴一位接近此次福布斯采訪的知情人士認為,福布斯的這次采訪和文章寫作充滿了主觀因素和對中國市場的偏見,事實上馬云對于事情的描述比較全面,但他們僅僅截取了“他們希望得到的那些片段”。
02
“打新”不用先交錢 IPO不再“抽血”
證監會,重啟新股發行。對于此次IPO的重啟,其中最受關注的一點就是,取消預先繳款制度,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這考慮主要是:可大幅減少投資者在打新時需要動用的資金數量。例如2015年6月初,25只新股凍結資金峰值5.69萬億元;如果取消,僅需繳納414億元。
新股申購不再需要預先繳款,這意味著什么?
對于網上申購者來說,在現行制度下,要參與打新既要有股票還要有資金。而按照新制度,只要有股票就可以參與申購了。只要持有流通市值,有錢沒錢都可以參與打新,中了再付錢。有網友調侃打新進入“買彩票”時代。
這種全民“刮彩票”的方式將大大降低新股中簽率。而在專業人士看來, IPO的無風險高收益將徹底成為歷史。假設在此次改革之后,平均每批發10-20家左右,預計新股申購網下中簽率水平將會普遍降低,預計將以0.01%~0.2%居多,是什么概念?迄今為止,新股網下中簽率最低的不過0.05%,且僅有兩例。
小盤股中簽率或雪上加霜,公開發行2000萬股(含)以下且無新老股轉讓的的小盤股,將全部向網上投資者發行,不進行網下詢價和配售。擔憂,網下投資者未必會放棄小盤股的申購機會,其轉道網上又將導致網上潛在中簽率的下滑。
而相應的新股上市之后的漲幅將會普遍上升,初步預計漲幅區間將以200%~500%居多。
同時,為了約束投資者獲得配售后不足額繳款,新規規定投資者連續12個月累計3次中簽后不繳款,6個月內不能參與打新。
03
銀行反腐與限薪疊加:高管排隊離職
以往,常說金融業是個“金飯碗”,而今“金飯碗”的光環逐漸消退。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先后有中行、建行、平安、浦發等上市銀行高管密集變動。初步統計,年初至今銀行高管離職已達37位。
除了銀行業,券商行業也 出現高管密集變動現象。
縱觀中國20多年金融史,金融業高管職位較為穩定,但近年來出現高管密集變動,使第一次,確實少見。”
一家股份制人士感嘆,工作壓力大、薪資縮水,可能是一些高管離職的主要原因。一券商人士表示,金融反腐,一定程度上讓一些或多或少觸及灰色地帶的金融高管膽戰心驚,這或是高管離職的一個原因。
對于的說法,在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認為二者的關聯性不大。畢竟,隨著金融業反腐的深入推進,不要說離職,就是跑到國外都沒用,該承擔的責任少不了。
他認為,金融業改革創新及新興業態的興起,才是金融高管離職的主要原因。
廣東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負責人表示,去年,公司到銀行挖人很難,但是今年以來,一些銀行高管主動找上門來。對互聯網金融公司而言,傳統銀行的信貸、風控部人士最受歡迎。
微眾銀行的高管絕大部分來自于招行、平安及中信,其中,招行人數接近一半。
相較銀行業高管,券商高管離職后,其去向要單一得多。券商高管離職后的去向很難猜測。
在他看來,這些人早已實現財務自由,加上金融業反腐正在推進,而券商經營或多或少會觸及灰色地帶,這些人可能趁著這段時間休整一下,未來,可能回到業內其他崗位,也可能做私募,投身一二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