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e id="syceu"></cite>
  • <small id="syceu"></small><abbr id="syceu"><table id="syceu"></table></abbr>
  • <abbr id="syceu"><button id="syceu"></button></abbr>
  • www.ymmtgmh.com — 中國知名的頂級女性時尚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樂活 >

    馬庫斯·佩爾松首次公開:為何出售《我的世界》是個正確的決定?

    來源:摩登時尚網(www.ymmtgmh.com)時間:2015-08-09 23:12作者:Tom熱度:手機閱讀>>

    這是斯德哥爾摩的一個周一,時間是晚上七點,馬庫斯佩爾松(Markus Persson)坐在自己第九層辦公室的陽臺上,啜著一種令人興奮的酒精飲料:紅牛伏特加(vodka Red Bull)。三個小時前,他承諾今天不再喝酒了,上周四豪飲12杯之后他仍在醒酒,同時還在做著耳部感染護理。然而,我們的境界就是如此,一邊品著大杯雪樹伏特加(Belvedere),一邊觀察相鄰高樓里噼里啪啦敲著鍵盤的職員們。

     

    “他看上去在擔心什么事。”佩爾松說,指著街對面一位正在擦臉、面無表情盯著電腦屏幕的男子。

     

    看了該男子幾秒鐘后,佩爾松似乎興味索然,他快步走進屋內。在過去五年的大半時間中,35歲的瑞典人佩爾松就是那個家伙,一個不斷因為自己作品——《我的世界》(Minecraft),這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電腦游戲——而感到壓力的人。甚至于把它稱為游戲都顯得太過狹隘了。

     

    《我的世界》——下載量達到1億次,而且還在不斷增加——已經成為人類表達的一幅畫布。玩家從一塊空曠的虛擬空間起步,使用類似于樂高積木(Lego)的方塊和磚頭(它們真的可以通過“挖掘”獲得),來建造自己想象中的任何東西,并且帶有跟其他玩家進行交互的有趣功能。大部分玩家都是建造簡單房屋或村莊的小孩子,他們然后會在自己建造的地方舉辦派對,或者是躲避四處劫掠的僵尸怪物。

     

    不過,真正癡迷其中的是成人玩家,他們會花費數百小時建造死星(Death Star)、帝國大廈以及熱播電視劇《權力的游戲》(Game of Thrones)當中城市的全尺寸復制品。在谷歌(Google)上,人們搜索“《我的世界》”的頻次超過了《圣經》、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以及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自誕生以來,單單這一個游戲就已經創造超過7億美元的銷售收入,而其中絕大多數是純利潤。

     

    “它跟其他熱門游戲沒有可比性。”伊恩伯格斯特(Ian Bogost)說道,他是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一位研究電子游戲的教授,“它應該跟其他那些遠比游戲意義重大的熱門產品相提并論。《我的世界》對于當代人的意義,就好比是當年的樂高積木,甚或再早些年的微型計算機。”

     

     

    在這個虛擬世界中,佩爾松——或更確切地說,他的網絡形象:一個名叫Notch、戴著軟呢帽的怪家伙——已經成為數百萬玩家心目中神一般的人物,他擁有宙斯一般的權威,負責制定和解釋這個世界的規則。不過,佩爾松并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性格外向者。面對面的時候,他彬彬有禮、心直口快,而且注重隱私(他很少接受媒體的采訪)。隨著時間的推移,粉絲的期待——讓Notch繼續推動這款熱門作品發展前進——把他變成了不堪重負卻意識清醒的“病人”。

     

    因此,佩爾松在三個月前抽身而出,完成了把《我的世界》以25億美元現金賣給微軟(Microsoft)的交易。他擁有《我的世界》開發商Mojang公司71%的股份,這讓他成為今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一位意氣風發的新成員。

     

    如此這般,佩爾松往后還有大半輩子的時間,他創造了一個完整的宇宙,自己的形象是其代名詞,他也因為放棄它而承受了玩家群體的怒火,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他現在必須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誰。

     

    迄今為止的答案無甚驚奇,因為佩爾松大部分時候都像其他那些突然暴富的人一樣,盲目和不知所措。當佩爾松決定在比佛利山莊購買一棟房屋時,他選中了售價7,000萬美元、面積為23,000平方英尺(約合2136.77平方米)的超級豪宅。

     

    在這塊以高房價著稱的飛地,這棟房屋是最昂貴的。佩爾松還因在拉斯維加斯的夜店一夜豪擲逾18萬美元而聲名大噪。他和Mojang聯合創始人雅各布波色(Jakob Porsér)又創辦了另一家名為Rubberbrain的公司,這是為了未雨綢繆,說不好他們今后還能想出什么新的游戲創意。不過,眼下他無法把太多注意力放在這上面。

     

    跟《福布斯》的談話代表了佩爾松關于《我的世界》出售交易以及他之后生活接受的唯一媒體采訪。事實證明,最確定無疑的事情是,這筆意外之財給他買到了一些沉重的自省。他學到的事情只有一點可以肯定:離開《我的世界》是正確的。在解釋自己最近的這項決定時,他引用了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名言:“藝術永遠不會完結,只有被放棄。”

     

    《我的世界》飛速崛起的傳奇故事起始于斯德哥爾摩和北極圈之間某處廣袤的瑞典森林,就在人口只有4,000人的埃斯賓小鎮。當其他孩子夏天踢足球、冬天玩冰球時,性格內向的佩爾松則是拿樂高積木打發時間。佩爾松的父親是一位鐵路工人,后者在他7歲的時候帶回家一臺Commodore 128電腦。于是,這個滿懷熱情的孩子在8歲的時候就編寫了自己的第一個計算機程序。

     

    盡管佩爾松是一名好學生,但在念二年級時全家搬到斯德哥爾摩之后,他覺得在學校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由于無法輕易交到新朋友,他變得更加親近那臺家用電腦,后者提供了諸如《奪寶小子》(Boulder Dash,一款8位益智游戲)和《冰城傳奇》(The Bard’s Tale,一款動作角色扮演游戲)這樣的娛樂方式。在《我的世界:馬庫斯佩爾松的奇跡和那款改變一切的游戲》(Minecraft: The Unlikely Tale of Markus “Notch”Persson)這本書當中,佩爾松的母親里特瓦(Ritva)回憶了那段時期,稱她的兒子會謊稱肚子痛呆在家里不去上學,然后把時間花在電腦前面。

     

    隨著家庭生活分崩離析,年少的佩爾松進一步在電腦上面找到安慰。在他1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父親酗酒,并開始對安他非命上癮。他的妹妹也開始嘗試毒品,并最終離家出走。

     

    至于佩爾松本人,他未能念完高中,一直住在家里。這時候,在當地醫院擔任夜班護士的母親強迫他參加一門在線編程課程。這是一項明智的投資,喚醒了佩爾松少時的興趣,他開始制作出大量游戲。2004年,24歲的佩爾松在Midasplayer找到了一份工作,該公司后來改名為King.com,即《糖果粉碎傳奇》(Candy Crush)的開發商。

     

    在那期間,佩爾松結識了同樣性格內斂的年輕開發者雅各布波色。“那是一個起步的好地方。”波色說,“你要用Flash技術制作小游戲,而且除了圖形部分,你其實需要完成開發游戲的大部分工作。”兩人開始設計他們自己的游戲,其中一些在獨立游戲網站上獲得了一些知名度。佩爾松的老板對此并不感到高興,“我們感到,我們無法聘用一個在為我們工作同時還在創建自己游戲公司的人。”Midasplayer聯合創始人拉爾斯馬格倫(Lars Markgren)說道,正是他招募了佩爾松。

     

    2009年,佩爾松離開了Midasplayer,在Jalbum找了一份程序員的工作,這是一項在線圖片分享服務,該公司并不介意他做兼職。佩爾松很快把業余時間集中在了一款樣貌古怪的作品上面,玩家在其中收集木材和石頭之類的資源,然后使用它們建造東西,從斧頭、鐵鍬到房屋、城市,不一而足。佩爾松將其命名為《我的世界》,并在2009年5月把它作為半成品軟件發布在獨立游戲門戶TIGSource上。《我的世界》存在大量技術訣竅,但卻沒有給出太多說明,這款游戲的早期玩家不得不組成一個社區來探討玩法。

     

    《我的世界》并非第一款“沙盒”建造游戲,也不是第一款讓玩家收集資源并在危險世界中努力求生的游戲(在游戲當中,當夜晚降臨時,玩家可能遭到會自爆的所謂“苦力怕”的襲擊)。但這款游戲出現的時機是完美的,恰逢新一代孩童被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和平臺電腦武裝起來,這些孩子還太過年少不適宜使用Facebook和Instagram,但已經大到希望在網絡上鼓搗點東西。

     

    到2010年的時候,每天平均有400名個人電腦用戶購買《我的世界》,用戶每下載一次需要支付約6美元。佩爾松和波色辭去了自己的正職工作,佩爾松甚至還拉來了過去的老板——Jalbum首席執行官卡爾曼內(Carl Manneh)——讓他負責公司運營事宜。他們把這家新生公司命名為Mojang,它在瑞典語當中是“小玩意兒”的意思。

     

    《我的世界》的秘密武器是Notch。這不僅僅是一個代號,Notch讓佩爾松能夠褪去在現實世界中的內向性格。通過博客、論壇以及Twitter,Notch回答粉絲們關于游戲、開發以及生活的每一個問題。Notch出現在任何《我的世界》服務器都不啻于貓王亮相。Notch還給追隨者提供了一種可以全力支持的形象,他頭戴軟呢帽、言語犀利,擁護獨立游戲公司。

     

    通過這個另一自我(alter ego),佩爾松獲得了逾200萬的Twitter關注者和忠實粉絲,他們是佩爾松抨擊性文字的讀者,其中把不屑于發行獨立游戲的藝電(Electronic Arts)罵成是“犬儒的混蛋”,又說收購虛擬現實設備制造商Oculus VR的Facebook“令人毛骨悚然”。

     

    佩爾松在市場營銷上連一塊錢都沒花過,《我的世界》獲得了病毒式的傳播。Mojang順勢推出了安卓和iOS版本,根據市場研究公司App Annie提供的數據,到目前為止,《我的世界》是美國市場下載量排名前三的付費應用。

     

    2012年5月,Mojang發布了適用于微軟Xbox 360平臺的版本,在發售首周即賣出逾100萬份(迄今總銷量已經達到1,500萬份)。接著,授權許可協議紛至沓來。以《我的世界》為品牌的服裝經由圣地亞哥J!NX公司的運作,現已成為年輕粉絲中間最暢銷的產品。與此同時,關于這款游戲的書籍甫一上架即成為暢銷書。埃格蒙特國際出版公司(Egmont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只在這個話題上出版了少數幾本書,但卻已經在超過60個國家賣出750萬本。去年,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從Mojang那里購得《我的世界》版權,以探索拍攝一部故事片的可能性。

     

    在公司只有30幾名員工的情況下,Mojang賺取的利潤似乎無窮無盡。2012年,該公司取得2.3億美元的銷售收入,毛利潤超過了1.5億美元——其中1.01億美元被佩爾松拿出來付給了自己,作為交換,他把這款游戲的知識產權移交給Mojang公司(他很快買下了斯德哥爾摩最昂貴的公寓)。

     

    投資者狂熱地盤踞在《我的世界》周圍。曼內稱,在那段時期,他曾跟100多家風投公司進行過會晤,其中包括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和加速伙伴公司(Accel Partners)這些來自硅谷的一流投資機構,但Mojang從未考慮過接受外部資本,因為公司根本不需要!

     

    此外,億萬富豪肖恩帕克(Sean Parker)也拜訪了Mojang,他用自己的私人飛機接走了佩爾松、波色以及曼內,一起在倫敦度過了瘋狂一晚。后者仍然沒有接受帕克的錢。

     

    “那是我們有生以來第一次乘坐私人飛機。”曼內說道。那也不會是最后一次。作為一家沒有外部投資者的非上市公司,財大氣粗的Mojang請人給自己的員工(他們自稱為Mojangsta)繪制了文藝復興風格的油畫。為了慶祝《我的世界》下載量突破1,000萬次,佩爾松他們把全體員工帶到摩納哥,在香檳派對和游艇的陪伴下度過了三天時間。盡管三位創始人持有公司所有股份,但佩爾松一直讓員工過得很滋潤,他在2012年發放了300萬美元的團隊獎金。

     

    然而,即使已經把整個世界踩在腳下,佩爾松卻時常感到整個世界的重量都在他的肩膀上。2011年年底,《我的世界》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首屆“我的世界展”(Minecon)上進行了官方發布活動。其后不久,佩爾松卸下首席開發員的職位,他準備好探索新的游戲創意,并跟已經在當年夏天共結連理的妻子過上新生活。

     

    幸福是短暫的。佩爾松身受毒癮和抑郁癥折磨的父親在2011年圣誕節前自殺,父親的死讓佩爾松大受打擊,他在平時生活中變得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結婚一年后,他跟妻子分道揚鑣。“截至今天,我還是單身:#mixedemotions(五味雜陳)。”他在推文中寫道。當結束短暫休假重返工作崗位后,他又感到再創神奇作品的壓力。

     

    與此同時,佩爾松仍然是《我的世界》的形象代言人。他有沒有退出日常開發工作,這一點并不重要,當玩家們要提出代碼修改建議或是覺得游戲中有些地方出了問題時,他們仍然會通過電子郵件或Twitter來找Notch。一些微不足道的改動——比如虛擬船只的運行機制——都會直接讓Notch收到表達不滿的消息,而他本人跟那些改動根本沒有關系。在佩爾松的Twitter賬號或是有他出鏡的YouTube視頻下仔細瀏覽,你很可能看到“Notch給我留下的印象一直是腦滿腸肥”或是“Notch是個失敗的死胖子”這樣的評論。

     

    “為什么網絡上的人們如此刻薄,這讓我不知所措。”佩爾松說,“你看著那些刻薄的評論,它們看上去仿佛是用大一號的字體寫成的。”全身心投入自己網絡形象的佩爾松感到,自己陷入了由Notch所引發負面情緒的羅網。所以,佩爾松開始考慮抽身而去。

     

     

    出路的起始點只是一條推文。

     

    那是在2014年6月16日,身患感冒的佩爾松癱在自己的公寓當中。那一周,Mojang決定開始強制執行最終用戶許可協議,禁止《我的世界》玩家有償向其他人提供某些游戲物品,比如更強大的劍。這引起了玩家的激烈反對。每小時都有數百條推文出現在佩爾松眼前,因感冒而頭腦發熱的他打出了一則129個字符的推文,它將永遠改變佩爾松的人生。

     

    “有誰想買下我手上的Mojang股份,好讓我繼續我自己的人生?”他問道,“努力做正確事情卻被人憎恨,這并不是我想要的。”

     

    當Mojang CEO曼內看到這條推文時,正在自己家里陪著家人。看到這條消息后不到30秒,他的電話鈴就響了。微軟一位負責跟Mojang接洽的高管想知道,佩爾松是不是認真的。“我不確定,讓我跟他談談。”曼內答道。

     

    雖然佩爾松最初是半開玩笑地發布這則訊息,但擺脫Mojang各種煩心事這種想法開始在他頭腦中生根發芽。現在,曾經公開承諾不會出賣給“邪惡”大公司的佩爾松要食言自肥了。

     

    在隨后的一周,曼內的電話不斷響起,微軟、藝電以及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等公司都表達了興趣。跟動視的談判逐漸偃旗息鼓,而佩爾松有幾分神秘地不愿談起跟藝電的糾葛。不過,他表示,Mojang排除掉了“那些以我們不喜歡的方式做游戲”的潛在買家。然而,微軟顯然通過了考核。

     

    微軟收購Mojang的動因,歸根結底來說是避稅。這家軟件巨頭在海外的現金儲備達到了930億美元,如果不向美國政府繳納稅款,該公司就無法把那些錢轉移到國內。

     

    于是,曼內定下了出售條件:三位創始人要跟公司一刀兩斷,再無任何瓜葛。此外,有鑒于微軟在收購諾基亞(Nokia)之后進行的大規模人事重組,不能裁員(在Mojang只有47名員工的情況下,這對收購方來說并非什么大問題)。

     

    微軟一方的牽頭人是Xbox事業部的負責人菲爾斯賓塞(Phil Spencer),跟他打交道的只有曼內一人。佩爾松和波色都沒有參加交易談判,不過,斯賓塞倒曾經在斯德哥爾摩老城區的一家餐廳,就著香草味的瑞典烈酒,跟他們一起探討過游戲行業的發展方向。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從未因此事踏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盡管到目前為止這仍然是他任期內規模最大的收購交易。這家軟件巨頭的掌門人只給曼內打過兩次電話,目的是推進會談。

     

    在律師們晝夜不停工作的時候,外界對這筆進行當中的數十億美元交易幾乎一無所知。微軟保持著相對沉默,倒是納德拉在7月份的致員工信中提到,他正在投資于游戲,稱之為“在移動為先的世界中,無論是按時間還是按金錢計算,數字生活中最大的單一門類。”

     

    平時口無遮攔的佩爾松同樣保持了沉默。他整日追逐新游戲的小點子,同時學習編程語言。9月11日,他發布了一篇介紹自己手頭工作的博客文章,即使用一種名為Dart的編程語言重新構建早期版本的射擊游戲《毀滅戰士》(Doom)。

     

    不過,他也在文章中留下了關于即將到來收購交易的線索,“毀滅”即是對Mojang的一種暗喻。“如果我確實轉移到新的方向,我保證會有比我更耐心的明白人來接管這個項目。”他寫道,并補充說,“我不能把自己的所有時間都花在這上面。”

     

    9月15日,微軟宣布將以25億美元現金收購Mojang。在公告發布數小時之后,佩爾松撰寫了自己的最后一篇博客文章,詳述了他將離開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這一切與金錢無關。”他寫道,“只關乎我想要的精神自由。”

     

    回首往事,佩爾松表示自己原本預期,《我的世界》粉絲會做出更加糟糕的反應。“在我們宣布消息的那一天,我本來打算關閉自己的Twitter(賬號),因為我將無法應對它。”他說,“但人們出人意料地平靜,他們閱讀了我的解釋,然后說,‘好吧,我希望你照顧好自己。’”

     

    至于此舉違背了他早先的承諾——即不會把《我的世界》賣給他人,尤其是那種大型科技公司——佩爾松只是聳了聳肩,表示他可以接受價值25億美元的出爾反爾。“當然,你必須為自己所說的話負責。”他說,“但我并不為說了一些心意已經改變的話而感到非常羞愧。”

     

    Mojang的員工更難理解他們前任老板的戲劇性變化。盡管佩爾松從自己那一份(波色和曼內分別從交易中得到了逾3億美元和逾1億美元的稅后收入)中拿出錢給員工發了獎金,但很多人在聽到那個決定后感到“失望”和“一切成空”,一位不愿具名的員工如是說。一些人至今仍對佩爾松態度冷淡。

     

    “我們寵壞了他們,而他們的反應傷害了我。”佩爾松反擊道,只不過他已經繼續上路了。11月,當收購交易最終完成,佩爾松、波色、曼內及其孿生兄弟乘坐噴氣式飛機前往邁阿密和圣巴特進行慶祝。佩爾松把這個小型假期稱為“sellout之旅”(sellout有“賣光”和“背叛”的意思——譯注)。

     

    現如今,佩爾松已經不太關注人們在Twitter上對他的詰問,而是對密友在他們粗魯命名為“Farts”(屁)的WhatsApp群組中所講的粗話更感興趣。脫韁的佩爾松退回到青春期時的狀態。在Rubberbrain的臨時辦公室里,關于“小丁丁”的玩笑和大笑聲震天花板,引得上層的租戶惱火地踢踏著地板。

     

    佩爾松全然無視這種用狠踏地板進行的訓斥,就像他對那些網絡噴子視為不見。他說,自己喜歡上了Twitter的靜音按鈕,這讓他能過濾掉不友善者的言論,又不會讓他們知道自己已經遭到屏蔽。

     

    偶爾,他的好奇心會占上風,他就會進行回復。最近,他一直用一張來自電影《僵尸之地》(Zombieland)的動畫來回復仇視自己的人,即伍迪哈里森(Woody Harrelson)用一沓鈔票擦拭眼淚。“我知道,發布這種圖片有點混蛋。”他聳肩道。對于那些他喜歡的人,佩爾松同樣不善交際,他會使用Snapchat廣播自己乘包機度假的消息。至于女生,“我試過Tinder(一種交友應用),它沒有用。在瑞典,它糟透了,看上去只有4個人在用。”因此,也就有了18萬美元的夜店賬單。

     

    “我這樣做有幾分是在彌補失去的時光,我在20多歲的時候都在編程。”佩爾松說,“派對狂歡不是一種明智的花錢方式,但它很有趣。當我們還年輕時,手上根本沒什么錢。所以我就想,如果我發了財,我才不要成為那種不花錢的無聊富人呢。”

     

    眼下,他正在花錢為新公司打造常設辦事處——那堪稱出自一位男孩的幻想,包括提供全套服務的酒吧、DJ工作臺(佩爾松正在學習如何打碟)以及藏身在書架背后的密室——只不過Rubberbrain目前還是一家沒有任何創意的空頭公司。

     

    看上去沒有什么創意會馬上到來。佩爾松把“呆”在辦公室的大部分時間花在刷新Twitter和Reddit之上,而波色則會查看自己年少時所效力冰球隊的粉絲論壇,以及玩一款無聊的在線點擊游戲,引爆蟲子和小動物來獲取金幣。

     

    “這就像為我們準備的日托,成人日托。”佩爾松說,每次有靈感閃現,“我們花幾天時間進行嘗試,然后繼續回去玩游戲。”

     

    或許,這種狀態會過去。不過,這個世上還有一大群更年輕的“馬庫斯佩爾松”,他們更加雄心勃勃,也更理解下一代孩子想要的東西。當被問及這一點,這位《我的世界》造物主回應說,他不介意自己是曇花一現。肩負一個(要么尊崇要么輕視自己的)虛擬王國的壓力和責任,這顯然比不上成為超級富豪和早早金盆洗手來得爽快。

     

    “人們開始談論Notch這個概念,或者其他什么的,比如理想。”佩爾松說道,剖析著他的兩個身份,“我回想起自己遇到幾位心中偶像的那個時候,我(意識到),‘老天,這些都真的是他們本人啊。’對我來說,那種撕裂感變得非常清晰。我跟粉絲之間并不存在我原先認為的那種關系。”

     

    離開Rubberbrain的辦公室時,佩爾松的助理遞給他一張美國粉絲寄來的紙條。連成一片的手寫草書可能出自念四、五年級的學生之手,上面還釘著一張1美元的鈔票。寫信者央求佩爾松為其在《我的世界》中添加新的功能。“我們今天拿到了賄賂。”佩爾松開玩笑道,之后開始閱讀紙條,并皺起了眉頭。

     

    接著,他指著鈔票說,“我們應該還回去嗎?”

     

    樂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