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電視臺掀起了時尚類節目的熱潮。Elsa Klensch為CNN報道T臺時裝秀,而Jeanne Beker將Vogue級別的業內人士帶上FashionTelevision做節目;Todd Oldham正在用一元店購得的材料制作印花毛衣,他是MTV頻道Todd Time欄目中最早的服裝DIY專家;而Cindy Crawford也在同一頻道主持House of Style欄目,該欄目很快便紅極一時,成為了經典。
未來25年內,電視網絡對高端時尚類節目的需求將起伏不定,會導致長期的主流節目和短暫的山寨節目共存的局面。但隨著近年來一系列時尚節目的難產和削減,可以宣布時尚節目已正式死亡了嗎?
電視時尚節目的頂峰期在2000年初,當時時尚真人秀節目正在侵占銀屏。2003年,TLC的真人改造節目What Not to Wear(基于英國的同名節目改造)登陸美國,最終在2013年停播。Tyra Bank打造的競技類真人秀America's Next Top Model(全美超模大賽)于同年上映;而第二年Bravo電視臺便推出同類節目Project Runway(天橋驕子),以時裝設計為主題進行真人競賽,2009年改為Lifetime電視臺播出。真人秀能帶給觀眾真實的體驗,比如在The Hills節目中,當看到Lauren Conrad和Whitney Port在Teen Vogue衣櫥里發生關系時,他們就知道在媒體雜志里工作是什么滋味了。
全美超模大賽和天橋驕子至今仍在播出。但在最近一季,全美超模大賽的收視人數已經從第一季超過600萬人次跌落到略高于100萬人次;而天橋驕子首播時,收視人數僅354000人次,后期曾穩步攀升到500萬,但是如今已經滑落到200萬。然而,即使在這類節目的頂峰期,電視臺也只是不斷對這類節目進行失敗的復制,有些時候只是按時尚真人秀的原型進行簡單重塑。
可以肯定的是,電視時尚節目基本已是失敗告終了。
很多模仿時尚設計比賽的節目開播不到兩季便會破產,包括Bravo電視臺的The Fashion Show和NBC電視臺的Fashion Star;另外,Bravo還曾推出Make Me a Supermodel,欲取代全美超模大賽的地位,同以失敗告終。真人秀節目如The CW的Stylista和The Style Network的Running in Heels,參加節目的選手將通過完成任務競爭Elle或Marie Claire雜志主編助理的職位,而這兩個節目都只播出了一季。去年,MTV也曾嘗試將其標志性節目House of Style重新搬上熒幕,但始終未能如愿。Bravo的The Rachel Zoe Project節目擁有較長持久力,該節目透過Rachel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向觀眾展示造型師與時尚的世界,從2008年開播一直延續到2013年,目前也已停播。
可以肯定的是,電視時尚節目基本已是失敗告終了,而美食和音樂類節目的熱度有增無減。業內人士解釋道,這是因為時尚領域有特定的受眾,內容范圍相對美食烹飪類或者歌唱比賽類節目有所受限。
目前已停播的Style Network節目的前執行制片人Sarah Weidman說:“在時尚業,有很多強大品牌作資產基礎,但這卻并不會導致收視率的增長。因為這類節目與大多數普通人并無相關。如果我2月看了一場秋季時裝秀,我仍然不知道明天上班要穿什么,因為那些衣服9月才會上市。”
The Style Network于1998年首次開播,每季都會播出時裝周的盛況,而直到2013年停播,節目已經開放出多個與生活方式相關的欄目,如房屋改造和明星紀實,這些都是為了通過在教育和娛樂方面的拓展,吸引更廣泛的觀眾群。
2008年,The Style Network首次擴充欄目內容,該集為Kimora:Life in the Fab Lane,節目組跟蹤時尚名人Kimora Lee Simmons的生活,并著重記錄了她在工作以外的起居。“她是一名模特,也是資深的時尚界人士,但同時她也是一位母親,就跟大部分我們的觀眾一樣,”Weidman說。“她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領袖人物。”
它并不是真的關于時尚,只是標準電視真人秀而已。
出于同樣原因,全美超模大賽也忍受著這樣的境況:它并不是真的關于時尚,只是標準的電視真人秀而已。正如該節目執行制片人Ken Mok解釋道,“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空想秀,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觀看節目,體驗到整個時尚世界。如果你是女孩,你可能會說,‘我也可以成為那個女孩。’更重要的是,這個秀是一個真正的肥皂劇。通過觀看選手在公寓內的沖突,和他們對夢想的追求和努力,會讓你全身心投入到這個故事中。”
這不僅僅是從概念上擴大時尚產業泡沫,事實證明,集中在時尚本身的真人秀也是有效的。Bravo推出的Fashion Queens節目便是成功的典范。節目的前主持Derek J稱,目前節目已能播到第三季,主要歸功于它的包容性, “這么多年以來,人們一直只能允許一種人談論時尚。而在Fashion Queens節目中,我們是三個特殊的個體。Bevy是個上了年齡的女人,Lawrence和我是兩個同性戀。我們沒有隆鼻,我們是彎的。而在五年前,我們是絕對不被允許在電視上談論時尚的。”
這種民主化趨勢也體現在網絡平臺上,時尚產業和達人們的在線視頻帶來的穩定流量已經成功截取了大部分時尚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從VFiles的模特秀到雜志和品牌自己推出的高清視頻,更不用說在YouTube上傳的大量UGC時尚和美妝內容,這些毫無疑問都表現出互聯網正在接替電視網絡。
Weidman說:“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賽場。線上本來只有很小一部分的時尚內容,但它日益成長并完成了許多我們做不到的東西。”當對時尚感興趣的觀眾一旦打開House of Style或The Hills節目去查看業內人士的觀點時,他們還可以在網上做微訪談、教程和更多其他的創新內容,還能通過Vogue的點贊數來觀看他們喜愛的編輯(或設計師,或模特)在Snapchat上寫的文章。
“我們非常了解社交媒體和它對真人秀的影響。”Mok說道,他曾為全美超模大賽的19季和20季請來了時尚博主Bryan Boy擔任其中一位評委及社交媒體編輯。“以后的每一季,我們都將請來至少1-2位社交媒體的專家,無論是Vine的達人還是Instagram的大號都有可能。”
然而,Derek J指出利用在線視頻播放時尚節目確實有優勢,特別是當它涉及到生產價值和資源配置的時候:“和YouTube成員合作,我不用費心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因為他們非常擅長做視頻。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宅在家,而我們只需要在我們專業的領域做事即可。”
事實上,最近仍有部分節目低調開播,如Ovation的Fashion Fund,將圍繞CFDA的新興設計師開展競賽;以及E!的House of DVF,同樣是真人時尚競賽類節目,獲勝的選手將被任命為Diane von Furstenberg品牌大使。兩個均不懼低迷收視,開播第二季。這至少反應了在某種程度上,傳統時尚節目的需求仍在。
“電視節目的世界已經完全被改變了,整個結構已經完全不一樣。”Mok說道。“我認為隨著流媒體的崛起,不同的頻道會想出不同方法來迎合人們特定的口味。”目前來說,還需要更多的試驗。“現實中,趨勢總是周期性變化的,”Weidman補充道。“只要有一個新的節目,足夠強大到能成為下一個天橋驕子的話,那么很快也會有一個新的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