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e id="syceu"></cite>
  • <small id="syceu"></small><abbr id="syceu"><table id="syceu"></table></abbr>
  • <abbr id="syceu"><button id="syceu"></button></abbr>
  • www.ymmtgmh.com — 中國知名的頂級女性時尚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奢品 >

    淘品牌迎來上市潮,據說還要做中國的ZARA

    來源:摩登時尚網(www.ymmtgmh.com)時間:2015-05-07 08:07作者:Tom熱度:手機閱讀>>

    十二年前,淘寶網誕生了,七年前,從淘寶網中分離出的天貓也誕生了,于是,眾多屌絲服裝人有了低門檻創業的廣闊空間,他們紛紛在上面開了一家店,多少年過去了,有的人把店做死了,有的人出了名頭,這個名頭也成就了很多品牌,這些品牌就是“淘品牌”,這些人被稱為“草根創業者”。然而,如今,這些淘品牌強大起來了,或發展線下,或發展多品牌,有的還籌備上市了,盡管他們依然備受爭議,但他們無疑都出息了起來。

     

     

    淘品牌要上市了

    茵曼:或成國內首個上市淘品牌

    近日,擁有茵曼、初語等品牌的匯美集團(以下簡稱“茵曼”)宣布獲得東莞搜于特服裝的3.24億元融資,并宣布已有申報IPO的計劃。

    這是電商品牌里最高的一筆融資額,茵曼本輪融資估值約13億元。搜于特通過受讓原有股權和認購新增股權相結合的方式入駐匯美集團,本次股權轉讓和增資完成后,將持有茵曼注冊資本的25%,成為茵曼第一大股東,有權向茵曼提名一名董事候選人,但并不影響匯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方建華及其管理團隊對公司發展方向及戰略決策的主導權。

    茵曼方面也有計劃,他們希望品牌未來進行線上線下全渠道發展,進一步提升雙方品牌的渠道拓展和資源整合能力以及在品牌服裝的市場份額。

    對于A股上市,茵曼計劃于2015年12月31日之前,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申請。

     

    韓都衣舍:未來或在港掛牌上市

    韓都衣舍,過去成立的6年時間里,連破行業紀錄,獲IDG等風投基金追捧,更是黃曉明、李冰冰、任泉發起的“StarVC”的首個投資項目,并入選清華大學MBA教學案例庫,同時在去年一年內,奪得天貓“三冠王”……一系列成績使得韓都衣舍越來越被公眾聚焦,而掌門人趙迎光并未因此而滿足,在2014年,他孵化了20個時尚品牌,實現了15.7億的交易額,他希望到2020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50個時尚品牌和100億以上交易額。

    未來,他并不排除來港掛牌上市,而早在兩三年前,他就已經有了上市的念頭。

     

    裂帛:計劃兩年內上市

    當其它淘品牌小伙伴們紛紛表示上市時,裂帛創始人湯大風也做出了明確規劃,他說,裂帛集團計劃將于2016到2017年間上市,順其自然。

    據悉,裂帛至今已成立9 年,每年銷售增長達200%,2014 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其中移動互聯網端口貢獻的銷售比例達54%。到目前為止,裂帛已經成為一個集團,旗下包含 7 個子品牌,員工達到 800 人。

     

    淘品牌上市瓶頸

    淘品牌集體上市說明了其價值已經得到市場的肯定,但在上市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隱憂。

    比如,淘品牌目前的銷售80%還是依賴淘寶和天貓平臺,太高的依賴度對于一個上市公司來說將帶來一定的風險。

    比如,如今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銷售額超過10億的服裝品牌都在面臨管理、設計理念等帶來的瓶頸。

    再比如,對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三五年內迅速發展起來的淘品牌來說,多數經歷了從市場拿貨、找小工廠加工、與多個工廠建立合作關系,甚至少數自建工廠這樣的過程,與傳統服裝行業相比,淘品牌沒有過硬的供應鏈系統,導致他們上路快但后勁不足。

     

     

    淘品牌的線下渠道

    淘品牌紛紛開設體驗店

    說起茵曼上市引發的未來線上線下全渠道發展,這在淘品牌中,其實已開始普遍起來。

    5月3日,茵曼旗下“初語”終于向線下邁出了第一步,在廣州開出第一家實體旗艦店,開幕當天,請來初語品牌代言人尚雯婕親臨現場,與消費者見面、互動,引起業內高度關注。

    不止初語,早在2011年,茵曼也嘗試開出了第一家實體店,并一路擴展到30多家,只是這次嘗試以失敗告終,但卻使茵曼對線下發展模式多了一層理解:服裝店不再是服裝店,而是一家生活館,未來,茵曼還會考慮在線下開店。

    此外,還有裂帛、夢芭莎、歐莎、Mr.ing、SKG、小冰火人、AMII等都有嘗試開設線下體驗店。

     

    體驗網購盲點

    但淘品牌的線下店并不能用普通的線下店來衡量,它已經被賦予了體驗這一新功能和定位,其中導購模式就是最重要的一個變化。

    比如走進某知名淘品牌的線下體驗店,網絡時尚用語營造出輕松氛圍就會讓人忍俊不禁。服務員第一時間拿著一本iPad走到記者面前來,她不會只推薦一種品牌,消費者也不一定要在體驗店下單完成交易。在這里,導購員實際的角色變身成為顧客的時尚顧問,消費者除了可以實地觸摸服裝質感,解決碼數并獲得專業的搭配建議外,同樣可以直接購買服裝物流到家。

    在這里,導購不再是導購,而是顧客的貼身時尚顧問。

    不少淘品牌還采用了這樣的模式,導購負責告訴顧客:“您還可以把您的詳細個人信息輸入進來,也麻煩您掃一掃碼,我們會每周發送很實用的時尚搭配信息,然后根據您過往的購衣經歷,提供預約試衣服務。”

    這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銷售模式,因為無論是時尚穿搭建議,還是預約試衣,都是網購的盲點。

     

     

    淘品牌的子品牌們

    如今的淘品牌早已不像當初那樣單薄,在茵曼、裂帛和韓都衣舍這幾個淘寶買家們耳熟能詳的名字背后,是一長串的子品牌集群,盡管它們暫時未能如主品牌那樣占盡前臺風光,不過,它們是淘品牌們押寶的下一張王牌。

    茵曼

    2007年,茵曼創立,主打棉麻材質;2013年,并購初語,走小清新風格;2014年,創立高端品牌生活在左,收購設計師品牌秋殼,創立青春潮牌Pass;2014年底,逐步進入羽絨服、瑜伽服、男裝等細分市場,品牌集群數量達到8個。

     

    裂帛

    2006年,裂帛創立,主打民族風;2011年,創立家紡品牌所在和男裝品牌非池中;2013年,收購天使之城和Lady Angel,主打歐美風,并重新定義所在,定位設計師品牌;2014年,創立高端品牌蓮燦和裂帛童裝與女鞋。截至2014年底,品牌集群數量達8個。

     

    韓都衣舍

    2006年,韓都衣舍創立,主打韓風;2012年,收購東方風設計女裝品牌素縷,創立男裝品牌AMH;2013年,創立韓風優雅品牌Soneed、童裝品牌米妮·哈魯、歐美快時尚品牌尼班詩;2014年,創立少女裝品牌娜娜口記、大碼女裝范·奎恩、休閑度假風品牌櫻桃小鎮、男裝設計師品牌自古,收購中老年女裝品牌艾茉。截至2014年底,品牌集群數量達20個,2015年計劃達到30個。

     

    淘品牌裂帛會成為下一個ZARA?

    有人說ZARA代表了一種大眾化的審美風格,而帶有鮮明民族風的裂帛似乎比較小眾,盡管它的消費者人數一點不少。很少有人會將這樣的裂帛將“下一個ZARA”聯系在一起,但生產方式上,裂帛每年上新品種達到 8000—9000 種,它有極快的反應速度,上新的全部周期是 15 天,這個速度已經接近于 Zara 的“15 天神話”。

    但是,裂帛還是那種不太守規矩的人穿的,她們有三毛情節、喜歡流浪、比較狂野、比較文藝范,而Zara 更為大眾化,所以裂帛還是比較偏向于一個設計師品牌的狀態。未來像 Zara 這種模式可能會在裂帛集團產生,它會更大眾化一點。

    奢品排行